庄子的智慧:"真人"能够现"真身"吗?
在此,我们就来看看庄子怎么勾勒出真人栩栩如生的形貌:
只有真人,才会有真知。而古时候的真人,不违逆失败(即不无端抗拒可能的失败),也不刻意追求成功,更不为无谓之事花费心思。如此一来,真人纵然错过机 会也不会后悔,纵然行事得当也不会洋洋得意。因此,真人乃能拥有如此超卓的本领:他登高不会战栗恐惧(全然没有"惧高症"),进入水里一点也不觉得湿,而 举足蹈火也不会觉得热――这就是得道的境界。而真人的生活作息自是不同凡响,他睡觉时不做梦,他清醒时无忧也无虑,而他的饮食不求甘美精致,他的呼吸则无 比深沉。
庄子接着说,我们一般人用咽喉呼吸,真人则用脚后跟来和这大自然气息互通("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他还更进一步 说:古时候的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欣,其入不距;俪然而往,俺然而来而已矣!"显然,真人不爱生也不恶死,生是"出",死是"入",出入有 道,真人又何尝有所介意,有所挂念?在此,庄子于是做了两个充满智慧的结语: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不以心揖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由此看来,我们面对"真人",是不能不立下底下这三大戒:
一、欲望总会伤及天性。
二、私心总会损害大道。
三、刻意地人为造作总会破坏自然。
在庄子眼里,天性、大道和自然俨然三位一体;而欲望、私心和人为造作则是连手作恶的帮凶,这在人与人、人与环境,以及我们和那美好的未来之间,是正为我们准备了必须自我修持、自我锻炼以至于自我涵养的基本的功课。在此,且听听庄子那流传千年之轻吟:
真人又何必现其"真身"?
而"真知"又岂是靠知识的学习和信息的堆积就培养得出来?
人呀!活出真生命来,这可不是什么教主定下的诫命――这其实是我们生命内在而自然的召唤与邀约,就看我们能不能身心一体、灵命合一地展现生命的"自发功"。
上一篇:第七章 结论
下一篇:庄子的智慧:谁长得才算"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