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复台湾之后的郑成功
公元1661年四月底,郑成功率军经由鹿耳门海道进入台江内海并于禾寮港(今台南市北区开元寺附近)登陆,五月初攻取赤嵌城(今台南市赤嵌楼附近),荷兰守军出降。1662年一月,郑成功开始炮轰荷兰人在台湾的统治中心台湾城(今台南市安平古堡附近),二月,统治台湾近四十年的荷兰人向郑成功屈服,退出台湾。
收复台湾之时,郑成功写下了下面这首《复台》诗: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台湾光复之后,郑成功祭告山川,颁布屯垦令,开始了对台湾的开发建设。他下令屯垦的范围,北达噶玛兰(今宜兰),南至琅峤(今恒春),后因大肚土番与琅峤番人的反抗而放缓了屯垦进程。郑成功实际统治的区域大约是从二林(今彰化县二林镇)到茄藤(今屏东县佳冬乡)之间。
郑成功收复台湾继续抗清等于昭告天下他将抗战到底,永远不会向清朝政府屈服,清朝统治者对郑成功曾经抱有的一点点希望伴随着台湾的收复彻底地破灭了,控制在他们手中的郑芝龙(郑成功之父,已经降清)也就完全失去了价值,只有死路一条了,于是,他们以牙还牙,把郑芝龙一家推上了刑场。噩耗传来,郑成功面北而泣,悲不自胜,虽然他痛恨父亲的叛国求荣,但毕竟他是父亲的亲生儿子,曾深受父亲的宠爱啊,而且被害的是一大家子人啊!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正当郑成功深陷丧父之痛时,四月间,南明的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朱由榔被汉奸吴三桂杀死于缅甸的消息传到了台湾。虽然他没有见过永历帝,但那一直是他心中的一面写着“大明”的旗帜。如今,大明仅存的这面旗帜也倒下了,他怎能不痛彻心扉!
尽管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郑成功依然在努力尽着一个中国将军的义务。
1662年。郑成功攻下台湾后,遣使到菲律宾向西班牙总督递交国书。谴责其杀戮掠夺华侨的罪行,严令其改邪归正,俯首纳贡,但西班牙人反而因此在马尼拉进行了第三次针对华侨的屠杀。
郑成功闻讯大怒,决定挥师征讨,为华侨报仇。他一方面抚恤安置从菲律宾逃到台湾的华侨,一方面组织筹备军队,派人暗中与在菲律宾的华侨联络,以便在开战时里应外合,智胜敌军。遗憾的是,就在郑成功准备出兵之前。他听到了一个让他难以接受的消息:他的儿子郑经在厦门与家中的乳母陈氏通奸,并且生下了一个儿子,这个消息成了从心理上压倒英雄郑成功的最后一根稻草。
郑成功是一个治家极严的人,而且又正是心情悲愤的时候,所以他得知儿子的丑闻之后,立即命令部将郑泰处死郑经及乳母。郑泰因不忍而抗命不遵,郑成功更加愤懑不快,偏偏又因为水土不服染上疟疾而病倒在床。最后在这年的五月(1662年6月23日)不幸病逝,死前大呼:“吾有何面目见先帝于地下。”
《台湾县志》记载:“国姓公卧病当初,五月初二早。忽天昏地暗,黄风大作,初三更风雨交加,台江及安平外海波浪冲天,继而雷震电闪,如山崩地裂,……初五日,天平雨晴了,初八日,国姓爷归天。”
郑成功离开这个世界时只有38岁。英年早逝,令人惋惜。屈指算来。他生于1624年,正是台湾被荷兰人侵占的那一年,而去世则恰恰在他收复台湾的这一年,好像冥冥之中他就是为了这个美丽的宝岛而生。
上一篇:郑成功的海上帝国
下一篇:郑成功英年早逝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