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人士兵助郑成功收复台湾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郑成功

  •   黑人雇佣军从澳门葡军主力变成明军冲锋队
      十六世纪,拥有“无敌舰队”的葡萄牙成为世界海洋强国。在租借澳门之前,葡萄牙人已经在非洲和印度拥有了广大的殖民地,众多黑人不仅成为葡萄牙人的奴隶,而且被强征入伍,成为葡萄牙军队中的一分子。随着葡萄牙人租借澳门,相当多的黑人开始出现在这新兴的东方港口。
      根据明人的记载,当时澳门的葡萄牙白人基本上都有4~20名黑人奴隶,随着白人的增多,澳门的黑人数目也随之增长。而且随着葡萄牙在澳门驻军,葡军中的黑人也来到了澳门。
      面对这些皮肤黝黑、短发厚唇的外国人,中国人很感兴趣。在惊讶这些黑人相貌的同时,中国人很快发现,这些黑人十分剽悍,而且忠于职守,在打仗的时候,往往叫嚣呼喊,奋不顾身,一往直前。在中国的正史中,更是夸张地说,这些黑人能够“入水不沉,走海面若平地”。
      不久,在葡萄牙与荷兰争夺澳门的战斗中,中国人真正见识了黑人的战斗力。当时葡萄牙驻扎在澳门的军队约有300人,其中士兵全是由黑人担任。这支黑人军队是澳门葡萄牙军队的主力,他们常年坚持训练,保持了极强的战斗力。 作为后起的殖民国家,有着“海上车夫”之称的荷兰人对澳门也十分眼热,早就想从葡萄牙人手中夺下这颗“东方明珠”。
      1622年,荷兰人对澳门发动进攻,澳门的黑人军开始奋力阻击,他们一面利用大炮台轰击荷兰人的军舰,一面主动出击,以白刃格斗打乱了荷军的阵形。其中一名女黑奴还女扮男装,参加战斗,亲手杀死了两名荷兰人。由于黑人军的英勇善战,葡萄牙得以将荷兰人击溃,保住自己的殖民果实。
      尽管黑人在保卫澳门的战斗中立了大功,但他们作为奴隶的地位并没有改变。由于不满自己的处境,澳门的一些黑人常常乘机逃出口,投奔明朝军队。由于他们骁勇善战,这些逃跑的黑人受到当地明军将领的欢迎,这些将领将他们收编起来加以庇护。
      为了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明朝一些地方官员和将领往往私下出高价,招募澳门的黑人,诱使他们逃离澳门,加入自己的军队,并在剿匪中充当先锋。为了让这些黑人能够安心作战,这些官员和将领们还让他们娶华裔妻子,在中国安家生子。
      成为郑成功的亲兵卫队 黑人雇佣军立功台湾
      在明朝军队的黑人士兵中,最著名的便是郑芝、郑成功父子掌握的黑人军队,他们不仅成为郑氏的亲兵卫队,而且在以后收复台湾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本是明末东南沿海的大海盗,后来被明朝军队收编,成为南明政权的军事强人。郑芝龙原名叫一官,小时候就跟着舅舅从事海外贸易,在经商过程中,他学会了葡萄牙语。郑芝龙多次到过澳门,深知黑人的战斗力。
      与那些明朝将领一样,郑芝龙通过引诱和收编,组织了一支300多人的黑人卫队,由一个名叫路易斯·玛托斯的黑人统领。与郑芝龙军队中的那些白人和日本人比较,这支黑人部队不仅军饷低,而且忠诚可靠,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还精通火器的铸造和使用。因此,黑人雇佣军成为郑氏军队中一支奇兵,郑芝龙对其十分看重。据当地传教士记载,有一次在纪念耶稣受难日时,这些黑人士兵在黎明时一边鸣号一边朝天放枪。被惊醒的郑芝龙不仅不生气,还特意下令赠给这些黑人士兵酒水和糕点,并赏赐白银让他们白天继续庆祝。正是由于郑的笼络,这些黑人士兵对其以命相报,更多的澳门黑奴也闻声前来投奔。
      后来,通过招兵买马,郑芝龙实力大增,成为明朝在南方举足轻重的人物。1645年,郑芝龙在福建拥立唐王,成为南明政权的实权人物。第二年,清兵攻入福建,郑芝龙见清兵势大,急忙孤身投降清朝,但其子郑成功却拉起部队,继续反清。这支经过千锤百炼的黑人精锐部队也转而效命于郑成功,郑成功将其中的精锐部队组建为自己的贴身卫队。
      1661年3月23日,为了营造一个稳固的反清基地,郑成功决意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数百艘战船满载着2.5万大军从金门出发,首先攻克澎湖,接着在台南登陆,短短几个月内,便收复了台湾大部。这其中黑人卫队不仅紧随郑成功的中军,保护主帅,而且往往在战斗危急的时候被郑成功派往前线,成为扭转战局的奇兵。
      面对被围困的荷军,郑成功决定围而不打。针对荷兰军队中有着大量“乌番兵”(黑人士兵)的情况,他决定让自己的黑人卫队出面,对这些“乌番兵”进行劝降。黑人卫队通过写信和喊话,很快就与荷兰军队的黑人士兵取得了联系。经过一番攻心战,荷兰军队中的黑人士兵纷纷出逃,向郑成功投诚。
      面对众叛亲离的局面,台湾赤嵌城内的荷军宣布投降。几个月后,台湾城内势单力孤的荷兰残军也缴械投降。1662年2月1日,荷兰殖民者头子揆一在投降书上签字,被荷兰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受雇于洋枪队和太平军 黑人士兵参加中国内战
      明末清初之后,虽然仍有一些零星的黑人士兵被清朝地方官员雇用,但处于和平时期的他们,除了维持治安之外,基本上默默无闻。但当人们开始将他们忘记的时候,近代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又使黑人重新被雇用,出现在中国战场上。
      1860年,太平军攻破江南、江北大营。当时清朝上海守军薄弱,面对太平军凌厉的攻势,上海官绅惊恐万状,他们先乞求英法联军“派兵助剿”,在遭到拒绝后,清朝的地方官员只得自己筹饷招兵买马。于是,华尔的洋枪队应运而生。
      作为东方冒险家的乐园,上海此时聚集了大量的冒险家、流浪客和各国军队的散兵游勇。现在上海有难,上海道台吴煦首先想到的便是洋人,他找到在一艘商船上任大副的美国人华尔,让他招募洋人组建了一支“洋枪队”。
      华尔曾经在美军和法国的外籍军团服役,参加过几次战争,战斗经验丰富。从军队退役后,华尔跑到上海寻求发财的机会,但苦于没有机会,正百无聊赖,一听到吴煦的提议,他很是兴奋,马上就在上海的各家酒吧招募了几百西洋“盲流”,拿着洋枪便去阻击太平军。结果这群乌合之众被太平军轻松击溃,华尔狼狈逃回上海。
      痛定思痛之后,华尔开始招募一批在菲律宾和印度的黑人组成雇佣军,同时招募了3000中国人,编成3个团,接受西洋的军事训练。一番训练之后,洋枪队战斗力大增,数次打败太平军,洋枪队也被清政府命名为“常胜军”。
      尽管洋枪队人数不多,但这些人都是亡命徒,其中尤以黑人雇佣军作战最为勇猛,成为洋枪队中的核心力量。后来,太平军后期的主帅忠王李秀成在反思自己的失败时认为,是“洋兵作怪”,他们“领李抚台之银,攻我城池。洋兵见银,打仗亡命”。
      在洋枪队招募大量黑人的同时,太平军也雇用了一些黑人士兵。由于太平天国信奉耶稣基督,所以起初他们对洋人并不排斥,甚至还向英国特使要求“兄弟团圆”。尽管没有得到西方各国政府明确支持,但太平军中却有着许多外国人。原来,在战争期间,各国驻中国的军队士兵常常开小差。后来太平军目睹洋枪队的生猛,一些将领也开始有意雇用一些外国人来参加太平军。这些人虽然没有单独成军,但人数可观,其中就有相当数量的黑人。
      面对军中士兵的逃离,英国政府很是头疼,一度还与太平军进行交涉。一次英军有3名黑人逃离,投靠太平军。英军明确要求太平军将这3人引渡给英方,结果遭到太平军的婉言拒绝,最后事情不了了之。由于雇佣军的问题,1861年英国皇家海军还专门派雅凝舰长来华商讨。尽管太平军否认此事,但雅凝还是在苏州的太平军中找到140多名外国雇佣军,其中有26名英国人,他们中大多数是黑人士兵。
      虽然黑人在太平军和清军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太平军走向失败,黑人雇佣军也逐步失去作用。早在清军借助洋枪队攻下苏州、杭州之时,清廷见太平军大势已去,便酝酿裁撤洋枪队。1864年,李鸿章在保留洋枪队的一些精锐之外,其余大部都予以遣散。同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太平军中的黑人士兵有的死有的逃。至此,自明清以来的黑人雇佣军终于走到了中国战争史的尽头,并最终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