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勇有谋,深得赏识赐国姓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2 属于:郑成功
  •   就在弘光政权灭亡的这一年,郑成功的母亲田川惠子刚好也回到了中国。这个时候正是战乱不断的时期。而且由于战乱和局势的变化,南京太学也被解散了。于 是,郑成功便回安平老家与母亲团聚。其实,之前郑芝不能够接回自己的妻子田川惠子,主要是由于他的实力不够强大,而这次郑芝龙之所以此时能将田川惠子接 到中国,正是因为他在弘光政权中被封为"南安伯",田川惠子被封为"国夫人",日本当局迫于形势才同意让田川惠子回到郑芝龙的身边。在这种形势下,郑成功 得以和分别十多年的母亲团聚,百感交集。他深深地知道,此时母亲回到这里,是不安全的,但是不管怎样,一家人团聚了,郑成功还是非常的高兴。这些年来对母 亲的思念终于可以告一段落了。所以,接下来的日子里,只要郑成功有时间,他都会前来陪伴母亲。

      唐王被郑氏拥立为帝后,改元隆武,史称 隆武帝。隆武帝朱聿键原是明先祖第二十三子唐定王朱桎的嫡系子孙,于崇祯五年(1632)嗣为唐王。到了崇祯九年(1636),明朝危机四伏,国运乖蹇, 唐王朱聿键奋不顾身,为保王朝安危,未奉旨出兵勤王,犯了"亲藩"私自出境之罪。按罪论处是极刑,后被重臣力谏才废为庶人,囚禁于凤阳高墙内,直至崇祯十 七年(1644)清军大举入侵,势如破竹,占领北京朱由崧称帝于南京,大赦天下的时候,唐王方出高墙,恢复自由。但是不久,南京又沦陷了。唐王无奈中逃 往福建,途中正好遇到郑鸿逵、郑彩、文灿等一批手握兵权的朝廷大人物。唐王对时局非常失望,尤其对、南京陷落感到悲痛不已。他激愤地说:"真没想到我大 明王朝的天下,竟然会被鞑子轻而易举的窃据。我身为皇室子孙不能保国安民,却混在难民中逃亡,苟且偷生,想起来就惭愧!死后有何面目见列祖列宗?"言罢, 放声大哭、涕泗横流,痛不欲生,情景十分感人,令随行者无不陪洒一把辛酸的泪水。

      唐王朱聿键见众人同情他,心地开始复苏,认为自己还 是有号召力的王孙。对此,他颇为得意和自信,觉得高墙内的赋闲生活虽然无聊而漫长,却没有消磨掉自己的才华和胆识,于诸多王孙中依然是出类拔萃的。正是这 种勃然而起的豪情使他无所忌讳起来。他说:"我大明江山何以破碎得如此之速,委实并非偶然!说到内情,众位臣僚并非悉知,有的可能略知一二,有的则全被蒙 蔽。今日有暇,我不妨聊聊,与诸位一同消遣。远的不说,就从神宗帝说起。他竟然是个鸦片烟鬼,荒唐到长年不上朝,怕见大臣。这岂不是千古荒唐事?有如此之 帝王,就有如此的大臣。据我所知,吃鸦片烟的大臣至少有两百多人。这些文武大臣除了会吃鸦片,什么事都懒得做。不做也罢,反倒行腐败之能事;骄奢淫逸、枉 法贪赃之徒比比皆是;少数不腐败者,又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多;默默无闻,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混混日子,粗茶淡饭也知足的占了不少。"

      说到最后,唐王愈加显得激愤,说:"雄杰之士、龙之将者,降的降,被撤的被撤;再不就是溜的溜,死的死。这便是我大明朝廷的现状。如此下去,江山岂有不失之理!"

       听完唐王的这一番话,众大臣和将士无不感到吃惊。他们没有想到,昔日的唐王虽然被囚在高墙之内,但却对当今的时局看得如此清晰。当唐王说完这些现状之 后,在场的大臣都认为事已至此,已经无力回天了。通过聊天,唐王的心境更明亮了。他认为要扭转乾坤必须从朝廷做起,变革朝政迫在眉睫,但是真做起来又谈何 容易!

      但是不管怎样,唐王毕竟是皇室后裔,于是这些大臣就跟随唐王来到了福州,并一路保护唐王。这里是南国比较安全的地方,此时早已 荟萃了许多朝臣。其中有礼部尚书黄道周,巡抚吴春枝和福建总兵郑芝龙等人。由于唐王一路礼贤下士,表现颇好,众臣对他产生了好感。由于朱由崧逃亡下落不 明,多数消息传他被清兵杀害,一时群龙无首,所以由几位重臣倡议,拥立唐王为新君。唐王再三推让。众臣力举不休。唐王最终妥协,被众臣一拥而立为君,拟国 号"隆武"。隆武帝登基后,广纳贤能之士,大施皇恩,封官赐爵。

      隆武帝即位后,与其他政权有所不同。他看到过去的那些势力之间的争斗 以及政权的腐败,心中十分愤怒。所以,隆武帝即位后,一心勤于中兴政务,凡有章奏批答,都亲自动手,不借助于阁臣,而且他生活俭朴,布衣蔬食,约束甚严。 然而,与此同时,在清军大兵压境的危急关头,鲁王朱以海和唐王朱聿键两个并存的政权,仍然没有吸取以往的教训,还在忙于争夺谁是正统,势同水火;在隆武政 权内部,尽管隆武帝一心革新政治,但同样也是矛盾重重。郑芝龙自以为拥立唐王有功,军政开支又都由郑家支付,因此居功自傲,非常跋扈。

       郑鸿逵考中武举与武进士,做了崇祯皇帝的锦衣卫"掌印千户",积功升至总兵,其后到南京帮助福王,在史可法指挥下,守瓜洲、仪真。此人忠心事主,福王封 他为靖西伯。唐王即位后,升他为定西侯,也把郑芝龙由南安伯升为平西侯。此时,流亡四海的朝廷官员,闻讯唐王登基做了皇帝,纷纷赶来福州。一时福州紫气氤 氲,市井车水龙,万象更新。尤其救亡图存的旗帜无处不在高高飘扬。抗清复明的形势渐渐有了新起色。然而,隆武政权首先面临的难题是:兵少将寡,粮乏饷 缺,困难重重。隆武帝召集群臣商议,勉励大家献计献策,渡过难关。大臣黄道周率先上奏:"皇上英明。微臣思量过,举坐者唯平国公经营闽南长久,尤占台湾海 峡二十余年,人戏称‘海盗领袖’,官居‘游击将军’,富可敌国。这是众人皆知的。"黄道周一面说,一面关注周围的气氛,感到气氛有点热烈,便又以羡慕的口 气说:"平国公德高望重,能呼风唤雨,人缘极好,控制沿海得心应手。港口里的船只多如水鹜。依我之见,抗清能立大功者,非平国公莫属!"

      郑芝龙眨眨眼睛,似乎对黄道周的话感到不顺耳。"这是不行的,"他严肃地说,"恕我不恭,黄道周大人的计策是荒唐的,若照大学士所言,莫非要我放弃兵权,重蹈商界去经商不成?"

      隆武帝见郑芝龙出言不逊,怒气冲冲地驳回黄道周的奏议,心里颇为不悦,却毫不动声色,心平气和地说:"依爱卿之见,目下,我大明的危局该如何方可扭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