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镇南关:惊人的尾声

来源:百科故事网 时间:2020-12-07 属于:李鸿章
  •   在大清国,李鸿章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大臣,开启了自强运动的一个新阶段。在欧洲却是德意志统一战争的最后阶段——普法战争爆发,掀起一场冲击全球的军事变革大潮。

      有的读者就不免要质疑了,二者遥隔万里,风而不相及。有关联吗?难道仅仅因为某些西洋人曾经把李合肥称为东方之俾斯麦,就扯普鲁士出来说事?

      宣光之围

      越南战场东线激战的同时,西线也不轻松。

      虽然明知道攻坚为难,但为了将东西战场打通。岑毓英和唐景崧还是选择了围攻宣光。

       宣光城内的法军虽不足七百,最高指挥官仅为营长,(相形之下,直接攻城的清军达一万余人,算上外围打援部队,多达两万人)但是,作为山城的宣光,城高山 险,东门外还有明江作为天然壕沟,本就易守难攻。诚如唐景崧在《请缨日记》中所记载的那样,"(宣光)向称天险,城内一山耸峙,悬炮可击外军。城外植竹五 六重,兵难破入"。且法军自占据宣光后,构筑了大量火力点、观察哨,并以战壕连贯。而清军却不具备攻克这些工事的炮兵火力。法军的内河舰队却正好利用明江 作为交通线助战,并沟通内外联络,这更加大了清军破城的难度。

      问题的困难不仅仅在于缺乏攻城重炮,还在于受后勤制约,清军的兵力系添 油式逐步注入战场,如清军先锋部队抵达宣光是八月二十四日(10月12日),唐景崧部四营景军二千余人(后扩编为六个营)抵达宣光城外是阳历12月月初, 记名总兵丁槐部十三小营三千余人抵达宣光前线是12月月底,至于记名提督何秀林部三千六百余人抵达,已是1885年的1月下旬,根本没有赶上第一期作战。

       且清军抵达后要分散部署以降低补给压力。相反,法军有水上交通线,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所以周期性的出城反击,往往轻易取得局部战术性胜利。如法军在十 一月初五的反击,杀伤清军93名(内阵亡23人,负伤70人,法军则误称杀伤清军300余人),己军仅重伤7人,轻伤1人。

      强攻既然 无效,清军只有两个选择。第一个选择是绕过宣光。这也是岑毓英的第一反应,但是事实证明,要想配合东线作战,必须攻克宣光。于是,清军选择了第二个计划: 改作长久围困,企图以兵粮战法解决法军。可是,法军可以借助明江补给,东线清军却已先顶不住法军强大的陆上攻势。

      "郎甲—船头"之战结束不久,北越就迎来了久违的雨季,双方都暂停大规模战斗,转而进入一个历时两个多月的休整期,但西线法军却并没闲着。

      雨季对双方的步炮兵而言,无疑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法军还有一支强大的内河火轮舰队,现在水涨船高,正可利用西线的水网纵横驰骋。

       在尼格里的指示下,法军端雄、山西地区的指挥官多米尼亲率步、炮、工兵千余(其中步兵600人)于11月18日(十月初一),搭乘五艘炮舰、十余只民 船,携带急需的辎重补给,驰援宣光。由于波里也下一轮的作战重心仍在东线,尼格里并不想为西线牵涉过多兵力。所以多米尼的任务很有限,第一,给守军运去急 需的军火给养;第二,用一批新兵换出一批城中的伤病疲兵,如此城内守军人数没大变,战力却得到了改善。换出的士兵,休整后还可用于东线的战斗。

       虽然清军以45000余人(内黄守忠、吴凤典部黑旗军6营2000余人,滇军5营2500百余人)的兵力,在左育进行了顽强的阻击,但多米尼依赖舰炮火 力,仍于十月初三(11月20日)进了宣光城,代价为战死8人,受伤25人。任务完成后,船队再次突围而出,多米尼却留在了城中。在此后的三个月里,他将 率领700孤军死守宣光,直至东线获胜。

      东南战场:封锁与反封锁

      与此同时,台湾的局面仍呈僵持局面。如前所述, 孤拔自攻占基隆后,由于陆地力量的不足,失去继续进攻的能力,但却并不影响法军海上力量遮断台湾海峡。而当时的台湾,不仅缺乏工业基础,就农业文明的标准 说,也是落后的。所以清军根本不能自给自足。弹药、粮饷、药品无不奇缺。偏偏台湾地处热带,自古多瘴疠。章高元的两营武毅军近千人因病疫影响,到防仅五百 余人,基隆失守后,扣除伤病,能战者仅200余人。曹志忠部6营3000人,此时仅约千人能战,内尚多抱病参战者。最后,连孙开华与章高元也病倒了。刘铭 传事后曾如此回忆:"其地瘴烟风雨,寒燠不时,将士随臣身临前敌,死于战阵者十分之一,死于瘴疫者十之四五,其幸而存者,类皆瘴疠锋镝余生,恍如再世。"

      法军同样为疫病所苦,虽然他们的卫生工作与医疗保障都远胜清军,但病亡的人数(135人)仍超过了阵亡的人数。不过很明显,这样消耗下去,中方将先于法军瓦解。

      刘铭传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也只有一次次向海峡另一面不断大声疾呼:增援,增援!

      很显然,如果台海交通不能改善,台湾守军早晚将失血而死。

       九月初六,曾国荃与李鸿章同时收到了一封内容相同的中枢急电,内云:"法攻沪尾等处,复有封海之说,凶狡已极,台防关系东南大局,必须从速拯救。南北洋 兵轮尚多,即著李鸿章、曾国荃选拔得力快碰协等船各六七艘,多带兵勇器械,会齐连樯并进,或由新竹,或另由他口登岸,务期兵械足数台防之用。船多势盛,如 中途闻警,尚可相机策应;倘兵力相敌,仍当一意前进,勿稍退缩。此次专主运送兵械,与闽口助战不同,该大臣不得狃于成见,坐视不救。"

      皇上都把话说到这份上,就算明知道前面是火海刀山,曾老九与李少荃也只能硬着头皮闯上一闯了。

      可是,大清国没有参谋本部,皇上只是泛泛而谈的说了一个意向,至于如何增援,又如何切实解决台海危机,最终仍要由南洋与北洋自身来协商。

       从根本上讲,当然是要夺取台海的制海权。但在当年,这只是一个幻想。退而求其次,海军至少要为援台船队护航。可是,如此一来,等于是又回到了公海决战这 个起点上。因为法国海军一定会想方设法地捕捉并消灭护航船队。没有运输的拖累,中国海军尚且不敌法军,何况再背上一个大包袱?一旦在护航途中遇上法军,岂 不还是要爆发公海决战?到时候,打,全军覆灭;不打,那就只有扔下船队疯狂逃命。从长远来讲,当然是军舰比船队还重要。所以跑比死更符合实际。但果真如 此,护航军舰有与没有,又有什么区别呢?有了,反而更加败坏运输船队的士气。

    分享到: